隨著數控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,數控機床被廣泛的應用到現代制造業中,特別是對形狀復雜及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加工,數控機床更被普遍使用。利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,首要是對待加工零件進行正確的工藝分析處理,其次是對其進行數控程序的編制,最后是操作加工。在數控加工中,非圓曲線(y=f(x))指的是除直線與圓弧之外,可以用數學方程式表達的平面輪廓曲線,[1]如橢圓線、拋物線、漸開線和雙曲線等。數控機床通常只能做直線和圓弧插補運算,不具備非圓曲線插補功能。本文以含有橢圓非圓曲線輪廓的零件為研究對象,針對兩種不同的編程方式,分析制定詳實的數控加工工藝及數控程序編制,總結優化這類零件典型的數控加工工藝,合理有效地控制零件的加工誤差,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。
1加工實例
加工含有橢圓面回轉體零件,如圖1所示。根據圖1的要求,進行合理的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分析和編程。生產綱領為單件,工件材料為45﹟鋼,無熱處理和硬度要求,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。加工零件實體圖,如圖1所示。
2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
該零件表面有圓柱、圓錐及螺紋等表面組成,并含有橢圓非圓曲線輪廓,輪廓描述清楚。尺寸標注完整,其中多個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嚴格。毛坯選擇φ55×115的棒料,采用三爪卡盤裝夾,選用裝備FANUCOiMate-TD數控系統的數控車床進行加工。零件需要掉頭加工,兩次加工都將工件坐標系的原點設在其裝夾后的工件右端面中心上。如圖2所示,圖2中橢圓曲線標準方程為:
3手工編程工藝設計
3.1手工編程加工工藝路線設計工步
1:裝夾零件毛坯,伸出卡盤長度55mm,車削端面,裝夾方式如圖3所示。工步2:加工零件右端,走刀路線如圖3中的O-A,輪廓形狀單調變化,采用G71和G70指令進行編程,完成工件零件右端輪廓粗精加工至尺寸要求。工步3:掉頭裝夾,如圖4所示,加工零件左端,夾持φ43的外圓,車左端面保證零件總長113mm。工步4:走刀路線如圖4中的O-B,零件輪廓非單調遞增,采用G71和G70指令進行編程,利用宏程序加工橢圓曲面,完成工件零件左端輪廓粗精加工至尺寸要求。工步5:切螺紋退刀槽5×2.5至尺寸要求。工步6:粗、精加工螺紋至尺寸要求。[2]
3.2選擇刀具
根據零件圖工藝分析,為防止加工橢圓曲面時產生過切,選用的外圓車刀負偏角應大于30°,另外考慮刀片的強度,粗精加工選擇55°的圖層刀片,刀尖圓弧半徑為0.2mm;切槽刀,刀寬4mm,長度20mm;依據螺紋形狀和螺距大小選擇60°的螺紋刀。[3]
3.3橢圓輪廓的程序段
在橢圓的標準方程中,橢圓的起點Z值是12,#1=24*SQRT[30*30-12*12]/30,#1表示X值。在編程坐標系中,X值可表示為2*[50-#1],令#2=2*[50-#1],則橢圓起點坐標(#2,-45)。下面是橢圓輪廓的程序段。[4]。
4兩種編程方式的對比
編程方式不同,數控加工工藝也不一樣,產生的走刀路線也不相同。文例零件右端結構簡單,采用手工編程比較簡便,編程容易。零件左端若采用手工編程,則需要利用宏程序;采用數控車自動編程相對簡單,配合合理工藝,靈活應用,既能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,又能避免刀具干涉。
5結語
在數控車削中,非圓曲線輪廓零件是加工的難點,正確的工藝分析又是其加工的關鍵。經過實踐證明,以上針對兩種不同的編程方式,分析制定的數控加工工藝及數控程序可行,合理有效控制零件的形狀誤差及尺寸誤差,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。
參考文獻:
[1]羊斌.基于Freeman鏈碼的自由曲線直線逼近算法[J].計算機時代,2013(12):57—59.
[2]孫明江,權秀敏.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項目化教程[M].合肥: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,2014:65.
[3]李華志.數控加工工藝與裝備[M].北京:清華大學出版社,2005:225.
[4]吳長有.橢圓曲線輪廓零件的數控車削加工[J].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,2014(02):37—42.
作者:馬輝 單位: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